A24WLOTUS.JPG (4513 bytes)  经典选读--唯识学简介(1)      


 壹、唯识导论

一、前言

佛陀教化众生所说经典无数,人间天上、显隐方所,都是依因缘而说,故有所谓本缘方便、大小二乘、显密二法、…等等诸法,盖括各种教义,表达佛陀悟得解脱三界之真理,得悟无生之要法,此真理广大无边,非任何世间之道法、典籍所可比拟、局囿者。是故佛法显然利益诸学佛人,无有局限,只要依境界不同各取所需而学,一生之中可穷究大小二乘、显密二教、…。所以佛法本来只有释迦一宗,其法包含阿含、方等、般若、涅盘、陀罗尼门、无上密法、…等等五藏诸经论,本无有所分别,只有垂直修法的前后与次第,并无有界限、分野,一体适用诸群生根基。

五藏者:(1)素呾缆藏,即经藏,诠释定静。(2)毘奈耶藏,即律藏,诠释戒律。(3)阿毘达磨藏,即论藏,诠失释性相分别之慧。(4)般若波罗蜜多藏,诠大乘真实之慧。(五)陀罗尼藏,即佛为不能受持上述四藏,或犯四重、五逆、谤法、阐提等重罪者而说之真言密咒,使得消灭过罪,速疾解脱而顿悟涅盘。

惟佛灭寂后,自修自利之初机修行法门,南传入东南亚各国,被称为南传佛教,流传于斯里兰卡(前锡兰)、缅甸、泰国、高棉、寮等国,并以锡兰大寺派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为主。南传佛教专属于自利之修持,纵有利他、度众之行,也仅是带领学人入小乘之修持,小乘之行径因而被定型,此类行人颇有神通变化能力,因易修得心清净故,能得神通智证。另一途佛教教典,自北印度,经中亚传入中国、韩国、日本之佛教,及经尼泊尔、西藏传入蒙古一带,被称为北传佛教,属于大乘宗论,度众行菩提道,行自利利他之行。

震旦中国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(公元前2年),佛教即自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,东汉末年佛教典籍陆续被翻译出来,佛教教义开始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,深入民间。魏晋南北朝时期后,佛教理念与玄学揉合,至隋唐而臻于鼎盛。之后因佛教学人偏执一经、一论、一法,各祖师大德自己成就于一经、一论、一法,便不再长进学遍诸佛法,因偏执一经、一论、一法为教派佛法,因而形成影响后学一生中亦不长进,仅做专一修持,因而各立自宗旨,导致原有释迦一宗,遂形成律宗、三论宗、净土宗、禅宗、天台宗、华严宗、法相宗、密宗等八宗。

其中较不易被认知的是三论宗与法相宗,三论宗可说是空相宗,依中论、百论、十二门论等三论而修学;中论m9lamadhyamaka-k2rik2是龙树菩萨(Nāgarjuna)造,姚秦鸠摩罗什大师译,青目(Pi{gala)大德所释。其中含有佛教一般思想内容,将空、缘起,世俗、胜义二谛等问题归于中论,以「否定的否定」之论法宣扬中道;此即最彻底之中道,既破空、破假,进而并破执中之见,主张所谓八不中道,遮止生灭、常断、一异、来出等四双八计所发起无所得中道之理。此种独特之般若思想不仅为印度中观学派之根本立场,亦为三论宗所据之主要论点。

百论0ata02stra是印度之提婆(2ryadeva,意圣天)着于三世纪顷,婆薮(Vasu)开士注释,婆薮昔为摩揭陀国王,系奉婆罗门教,后出家成仙人。百论由鸠摩罗什大师(Kum2raj1va)于弘始六年(404)译出。百论内容继承龙树菩萨的「中论」之说,以大乘佛教之空、无我等义理,破斥数论、胜论等外道之执见,如数论派谓因果为一而因中有果,胜论派谓诸法为一又为异等。全书包括︰

(1)舍罪福品;

(2)破神品;

(3)破一品;

(4)破异品;

(5)破情品;

(6)破尘品;

(7)破因中有果品;

(8)破因中无果品;

(9)破常品;

(10)破空品等十品。

各品之首均有五偈,而于各偈文之后,皆附有提婆(2ryadeva)所作之短文,以及婆薮(Vasu)开士随文所作之注释。

十二门论dv2da0amukha-02stra,是龙树菩萨所著,鸠摩罗什大师(344~413)于弘始十一年(409)译出。本书立十二门以发挥大乘空观,为中论之纲要书。十二门为:

(1)观因缘门;

(2)观有果无果门;

(3)观缘门;

(4)观相门;

(5)观有相无相门;

(6)观一异门;

(7)观有无门;

(8)观性门;

(9)观因果门;

(10)观作者门;

(11)观三时门;

(12)观生门等。

法相宗可说是有相宗,有时又称唯识宗、瑜伽宗、应理圆实宗、普为乘教宗、唯识中道宗、有相宗、相宗等。法相宗之根本教义,说唯识之相,以五位百法不离识者,即为总门唯识或不离门唯识;五位之中,心王是识之自相,心所为相应于心王作用之心理活动(空间),色法为识所变现,不相应法为以上三位之分位假立者,无为法为以上四位之实性,依此等理由显示唯识者,称为别门唯识。别门唯识之说系为愚者分别能所而说明,故又称虚妄唯识、不净品唯识、方便唯识。初地以上之菩萨能了悟唯识之理,证得唯识无尘智,而存有真识者,称为真实唯识、净品唯识或正观唯识。

学佛者福德够时能突破范篱,一生中研尽诸宗精华;不求长进者,孤守一宗理念终其一生,虽有善归处,唯对于佛法传扬并无帮助。此是末法时期众生福薄,决非偶然以致之。有识之士应引以为鉴,不要偏学一经一论一法,不应偏学显教或密教,应偏学有为、无法,显密二教诸法,当有所得者,续佛慧命,将宝贵佛法,再弘扬流传于后世,这才是最佳的报佛恩。


 [ 唯识学简介 ] [ 经典选读 ] [ 首 页 ]